说话直的八字(说话直接的八字)
五代十国人物志:看似昏庸的孟昶,实际上是个仁君
不论是演义正史还是小说传记,在五代十国里,后蜀的孟昶一直都被人们当作一个无能、昏庸的人,但实际上,孟昶能做三十二年太平天子,足以说明孟昶的能力,毕竟没有能力,如果把蜀中地区的经济搞得如此之高,这不是仅仅因为远离战事就能做到的。只不过执政晚年稍显昏庸,再加上遇到了如日中天的周宋王朝,灭亡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把孟昶和北宋仁宗赵桢互换一下,孟昶的成就甚至都在赵桢之上。如果中原不出现柴荣这样的绝世天才,孟昶的天下传上百年也不是问题。
孟昶是孟知祥第三个儿子,因为面相大师周元豹一句“此儿骨法非常,宜爱之。……将来可为四十年偏安主”,迷信的孟知祥便深信不疑,孟昶的继承人身份很早就被确定。孟知祥病重后,正式立本名孟仁赞的孟昶为太子,监国事。蜀明德元年(934年)七月二十九日,十六岁的孟昶在父亲灵前继皇帝位,拉开了繁华似锦的蜀中太平盛世的大幕。
孟昶在位初期所面临的险恶局面,是后人无法想象的。换言之,孟昶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人头落地。孟昶所面临的现象在乱世之中很常见,跟随老主子打天下的能臣武将突然要听一个十几岁小孩的指挥,很多人都选择了直接杀人上位。同样,孟知祥强枭雄武,这伙强人在孟知祥面前服服帖帖,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会瞧得上孟昶这个半大毛孩子。其中有人认为蜀国是兄弟们打下来的,孟知祥死了,皇位应该让他们兄弟轮流坐,凭什么传给孟昶。
宰相赵季良、保宁节度使赵廷隐、枢密使王处回、武信节度使李仁罕、控鹤指挥使张公铎、奉銮指挥副使侯弘实,这些人都是孟知祥钦定的辅政大臣。此外,还有侍中李肇,以及李仁罕的外甥、武信节度使张业。赵季良是文臣,与孟知祥有着备、亮之交,他对孟昶还是非常礼敬的。赵廷隐是蜀中武将之首,但赵廷隐是孟知祥的铁杆心腹,对孟家忠贞不二。真正的刺头,是李仁罕。
李仁罕自认是开国功臣,但政治地位却在二赵之下,自然不满。他以“宿将有功,复受顾托”,要求孟昶把六军兵权交给他掌管。李仁罕让自己的手下四处制造舆论,孟昶此时羽翼未丰,和官场大佬普遍不太熟悉,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不过孟昶不得已加封李仁罕为中书令,判六军事之后,又给李仁罕掺了沙子,让地位更高,而且与李仁罕积怨极深的赵廷隐做六军副使,监视牵制李仁罕。
但北宋人路振所著的《九国志》却认为李仁罕是忠心的,只是因为说话太直,这才得罪了韩继勋等人。从历史来看,李仁罕没有异志,但太过飞扬跋扈,官场上没人喜欢这样的人。鳌拜没有废康熙之意,但因为专权太横,康熙要拿掉鳌拜,道理与孟昶拿掉李仁罕是一样的。
但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李仁罕是有异心的,孟昶暗中联系二赵,制订了秘密的诛杀计划。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在李仁罕上朝时,高坐殿上的孟皇帝一声令下,从两边拥出数十名武士,直接把李仁罕杀了。
李仁罕是开国重臣,孟昶竟然有本事一朝诛杀,官场中人这才明白孟昶并不是庸弱之主。孟昶杀李仁罕,极大地震撼了蜀中官场,此后,再没有老臣敢在孟昶面前充大爷了。可以讲,明德二年(935年)九月的这场杀李仁罕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蜀中的政治生态,孟昶树立了绝对权威。当然,也不排除孟昶只是单纯要立威,偏偏这个李仁罕是最多人不喜欢的,就拿他下手了。
孟昶早年并不昏庸,他亲政时还不到二十岁,喜欢玩,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球跑马,还在国内采选美女入宫享受,但韩保贞一纸上书,孟昶立刻改正错误,放美女回家,并赏赐韩保贞黄金,以奖他直言之功。
孟昶眼前有一个活生生的反面例子,就是他的“前任”——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和前蜀在同一地区建国,王衍亡国的教训自然会成为孟昶的前车之鉴。
后世形容官员俸禄与百姓财产的关系,有一个著名的八字成语叫“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一般认为这个成语出自赵匡义作的《戒石铭》,实际上这是赵匡义抄袭孟昶的《官箴》。毛主席就说过:治国就是治吏,吏治清明,百姓必然安居乐业,吏治也必然导致百姓困苦,贪官们会肆无忌惮地从百姓兜里抢钱,扒房牵牛,无恶不作。
孟昶建立了严格的百姓财产保护制度,严禁官员们把贪婪之手伸向百姓,刺激了蜀中的经济发展。虽然十国中最著名的朝代是南唐,但南唐百姓在李璟、李煜父子治下困苦不堪,其他诸侯国更是百姓的地狱,唯独后蜀百姓,幸福指数是十国百姓中最高的,堪称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有关后蜀孟昶实行仁善之政的成就,宋人虽不承认后蜀的合法性,但还是有客观记载。张唐英在《蜀梼杌》中记载:“蜀中久安,赋役俱省,斗米三钱。……屯落闾巷之间,弦管歌诵,合筵社会,昼夜相接。府库之积,无一丝一粒入于中原,所以财币充实。”
一个国家,只有百姓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少数人的富裕建立在多数人的贫穷之上,精英阶层花天酒地,底层百姓穷困潦倒,这是被美化到无极限的宋朝,而后蜀则真正做到了藏富于民。虽然张唐英在书中痛斥孟昶“穷极奢侈”,但前提是后蜀国殷民富,百姓富足。而后来北宋灭后蜀,孟昶北上,百姓听说后,“万民拥道,哭声动地”。“自二江至眉州,沿路百姓恸绝者数百人。”由此可见孟昶之得人心。
不是好皇帝,老百姓根本不会把他当盘菜。如果孟昶是残暴昏君,他北上时,百姓恨不得以砖瓦投之才能泄愤。孟昶能得到蜀人的拥戴,自然是因为他对百姓仁爱。孟昶之仁,远胜于那些被无聊文人美化出来的所谓仁厚之主。
早期的孟昶完全是一副明君做派,治国有功,百姓爱戴。但到了中年后,因为天下太平无事,蜀中安居富贵,孟昶慢慢失去了早年的励精图治,换句话说就是没目标了。孟昶甚至用金银珠宝来装饰自己的尿盆。皇帝成了臭鸡蛋,小人立刻像绿头苍蝇一样死死叮,孟昶身边开始多了一些马屁精,最有名的就是那个自称诸葛亮再世的王昭远。
其实不仅是王昭远自比诸葛亮,就连孟昶也认为王昭远是诸葛亮再世,甚至还打算让王昭远北伐中原。正在孟昶天花乱坠胡闹的时候,中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代圣主柴荣横空出世,志在平定八荒,雄纳四海。柴荣决定亲征淮南,向同样糊涂混日子的李璟发起挑战,但柴荣的第一刀却砍向了孟昶。
柴荣之所以进攻后蜀,主要是因为后蜀控制着汉中、秦凤等战略要地,一旦孟昶在柴荣南征之际突然越秦岭而入关中,后果不堪设想。周显德二年(955年),周朝大将向训与王景奉柴荣之命,向后蜀发起了猛烈进攻。
因为蜀中太平多年,蜀军战斗力早不复当年孟知祥时代,面对周军几乎一触即溃。黄花谷一战,蜀军遭到惨败,蜀梁院使王峦准备在黄花谷断掉周军粮道,结果被周军一通暴打,三千多蜀军被俘,周军几乎没费多少周章就拿下秦、凤、阶、成四州,完成了对后蜀的战略“监控”。
人们都认为后蜀亡于北宋。实际上,早在黄花谷之战,周军就已消灭蜀军主力,赵匡胤能顺利灭蜀,主要功劳应该与柴荣平分。与其说孟昶亡于赵匡胤,不如说孟昶亡于柴荣。赵匡胤所做的,只是替柴荣摘掉由柴荣种下的果子而已。
如果更直观的描绘孟昶对蜀中的治理,从北宋占领蜀地后就能看出。赵匡胤灭蜀后,下令把蜀中所有财富全部运往汴梁。蜀中百姓财富被席卷一空,但还要承担沉重的税赋,一文钱都不能少。更有甚者,北宋不允许蜀中百姓进行民间贸易布帛,必须在官市上购买,而价格又是私市的数倍。
蜀中百姓在北宋治下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远不如孟昶治下的后蜀。而最纳闷的是,南宋人洪迈还义正词严地说北宋灭蜀是救万民水火之中。
经过近三十年的残酷压迫,蜀人再也忍受不住北宋,最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王小波、李顺大起义。王小波流着泪向蜀人宣称:今贫富不均,我为尔等均之!对于李顺,蜀人皆谓是仁君孟昶的遗腹子,所以蜀人感孟昶之仁,纷纷投李顺麾下,反抗北宋。由此可见孟昶之得人心。
直言不讳!说话太直的5大危害,你是否也会中招?
直言不讳?说话比较直的危害你知道吗?
说话比较直是指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加掩饰地说出自己的意见。虽然这种说话方式看起来很坦诚,但是如果不加控制,是会带来一些危害的。
1.伤害他人感情:
直言不讳的人往往会忽略他人的感受,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导致关系破裂。
因此,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避免过于直接和冲动的表达方式,以免伤害到他人的感情。
2. 造成误解:
直言不讳的人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有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导致沟通失败。
因此,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注意表达方式,尽量避免产生误解,以免沟通失败。
3. 影响人际关系:
直言不讳的人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从而影响人际关系。
因此,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注意表达方式,尽量避免让人感到不舒服,以免影响人际关系。
4. 造成不必要的争吵:
直言不讳的人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会引起争吵,导致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注意表达方式,尽量避免引起争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5. 影响职业发展:
直言不讳的人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从而影响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说话比较直虽然看起来很坦诚,但是如果不加控制,会带来一些危害。
因此,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时,我们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言,尽量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