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在线八字免费算命网(瓷都免费算命生辰八字测算)

往事如风 2023-10-28 22:00:29 网友分享

瓷都赏瓷 玲珑万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外观。

宋代青白釉刻花堆塑龙虎盖瓶。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本文图片均由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提供)

江西景德镇,古称昌南,素有“瓷都”之美誉。碧绿的昌江穿城而过,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昌江区紫晶路上,依山而建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大气恢宏。

前身为1954年开馆的景德镇陶瓷馆,是新中国第一家陶瓷专题博物馆。2015年10月,改造完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总占地面积近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馆内收藏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时期的陶瓷佳作共5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641件(套),涵盖了景德镇陶瓷史中各时期的代表品种。

千年窑火传承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主体建筑共有7层,其建筑设计蕴含不少陶瓷元素:玻璃幕墙的花纹宛如瓷器表面的“冰裂纹”,一层大厅形似窑炉的炉膛,各层之间由长长的通廊连接,其造型仿照古代烧瓷用的龙窑。

博物馆基本陈列“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瓷器、瓷业与城市发展史陈列”分为5个单元:“水土宜陶、天赐景德”“技术创新、体系完备”“千年窑火、举世闻名”“名家辈出、传承跨越”“国瓷时代、铸魂塑形”。又软又黏的泥土,如何成为光滑如玉的瓷器?景德镇何以成为闻名世界的瓷都?瓷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文化?这些问题都能在展览中找到答案。

景德镇从汉始生产陶瓷,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陶瓷生产在这里兴盛不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其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展厅里陈列着几种不同的瓷土原料,其中,高岭土堪称瓷都“秘宝”。高岭土洁白细腻,非常松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是制瓷的绝佳原料,因其产地在景德镇高岭而得名。除此之外,景德镇水系发达,交通便利,便于将制成的瓷器运输到全国各地。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繁琐的瓷器制作工艺:“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一件瓷器诞生,所需工序达72道以上。在所有工序中,入窑烧造至关重要。博物馆里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窑炉,从土坑筑烧到龙窑、馒头窑、葫芦窑、蛋形窑再到煤窑、气窑等,不同形状的窑炉有不同的特点:始见于商代的龙窑,体积大,装烧量多,但由于窑身长,窑室温度与气氛不易控制;首创于元代的葫芦窑,由龙窑演变而来,中部内折,分前后两个窑室,较龙窑更易控制温度和气氛,窑形的变化体现了制瓷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在长期的瓷业生产进程中,景德镇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瓷业习俗。祭窑神就是景德镇传承数百年的民间祭祀习俗,窑神的故事要从馆藏明代正统年间青花大龙缸说起。

大龙缸是皇帝御用之器,主要有储水防火等作用。因其体型巨大,烧制极为困难,耗时长,成功率低。据记载,明万历年间,景德镇奉命烧制大龙缸,久烧不成。一个叫童宾的窑工心急之下投身窑火,以身殉窑,终于烧成了大龙缸。风与火是烧造瓷器的关键,窑工们为纪念童宾,尊称其为“风火仙师”,即窑神,每年都会举行祭祀窑神的活动。

历代名瓷荟萃

“雨过天青翠欲流,不须大邑向人求。出新柴汝官哥后,玉色郎窑仿定州。”清代诗人吴铭道的《景德镇》将景德镇瓷器与历史上的名窑相比,盛赞其佳绝天下。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观众可以饱览从古至今的名瓷佳作。

景德镇湘湖镇汪澈墓出土的宋代青白釉刻花堆塑龙虎盖瓶引人注目。青白釉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是景德镇工匠在北宋年间创烧而成。此瓶分盖、罐两部分,罐直口,丰肩,圆腹,圈足。盖顶呈斗笠状,中部为莲瓣托起的4个支柱,下方盖呈圆饼状,造型精巧绝伦。胎质坚硬,胎色偏白。口、颈部及内壁施青白釉,釉色清润透亮,余地为素胎。肩部堆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盖面、颈部及腹部刻各式花卉纹,刀工犀利流畅,刻画生动自然。这一作品结合多种装饰手法,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堪称“镇馆之宝”之一。其胎骨细腻坚致,釉色明净莹澈,白中微闪青色,造型端庄,纹饰华丽。元青花如今存世极少,像这样精美、完整的作品尤为珍贵。此瓶使用波斯苏麻离青绘制,烧成后,形成较明显的铁锈斑,其纹饰之美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汇融合。纹饰从上到下分为5层:第一层是杂宝纹,来源于佛教密宗法器;第二层为缠枝莲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第三层为缠枝牡丹纹,象征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第四层为卷草纹;第五层是仰莲瓣纹。多层次的装饰手法、蓝白色调的灵活运用,表现出与前朝迥然不同的风格,在构图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件元青花梅瓶器形比宋代梅瓶更加硕大,烧制方法为“二元配方法”,在瓷石中加入高岭土,提高了烧成温度,降低了器物变形的风险。这种方法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制瓷史上烧制大件瓷器的新篇章。元青花瓷器的造型、使用功能与蒙古族和西亚诸民族的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康熙天蓝釉云耳梅瓶颜色淡雅素净,造型简约流畅,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欣赏。梅瓶颈间起弦纹一道,丰肩,肩下两侧凸起如意云状装饰,肩下腹渐收。通体施天蓝釉,釉质莹润,釉色素雅。天蓝釉是康熙时期创烧的一种高温色釉,属于蓝釉范畴,由天青演变而来,其钴含量稍低,所以釉色浅淡,呈天空之色,故名天蓝釉。这件梅瓶是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瓷,传世甚少,也是康熙天蓝釉瓷器的代表作。

古代瓷器装饰讲究“画必有意,意必吉祥”。清乾隆青花蝙蝠葫芦纹葫芦瓶,取葫芦之造型,主体纹饰为葫芦纹与蝙蝠纹,因葫芦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清光绪五彩堆雕莲纹竹节帽筒,外形像竹子,寓意节节高升;筒身绘有3支戟和莲花,寓意连升3级;底部绘有祥云,象征平步青云。

续写瓷都辉煌

“珠山八友”曾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个陶瓷画家群体,原为1928年由王琦倡导组织的艺术社团。他们农历每月十五在一起聚会,称为“月圆会”,每人都交出新作,互相观摩评论,探讨陶瓷绘画心得,从而使景德镇陶瓷艺术有了新发展。虽然名为“八友”,但实际上先后有10位画家参加过“月圆会”。“珠山八友”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洋绘画技巧,用于改良传统粉彩,把粉彩创作推向新的高峰。馆藏的粉彩钟馗除邪降福图瓷板为王琦所绘,生动明丽。王琦捏过人物塑像、画过瓷像,吸收了西洋画阴阳彩瓷技法,形成了用西洋画明暗技法画人物头像、以写意笔法画衣纹的画风。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在原有小作坊的基础上组建成立10余家陶瓷生产企业,逐步形成完备的陶瓷工业体系,能够烧制各种日用瓷、陈设瓷以及纪念瓷,续写了千年制瓷业辉煌。其中较为知名的有建国、人民、宇宙、艺术、光明、红星、红旗、为民等大型国营瓷厂,人们习惯称之为“十大瓷厂”。“十大瓷厂”生产的瓷器,设计独特、制作精良。展厅里可以看到人民瓷厂的青花瓷、光明瓷厂的玲珑瓷、建国瓷厂的颜色釉瓷、艺术瓷厂的粉彩瓷等,被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涩胎瓷龙舟瓷雕创作于1959年,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而制作的献礼瓷。船体呈龙形,甲板上有3层宫殿,十分气派,船上装饰的铃铛、灯笼、锁链等全都可以活动。作品中雕有150多个人物,形态各异,载歌载舞,栩栩如生。

时至今日,景德镇陶瓷产业已发展出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工业用瓷、高技术陶瓷等多种类型,既有大型瓷厂,又有个人艺术工作室;既有本地传承的手工艺人,也有来自海外的“洋景漂”。2019年,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批。2021年景德镇陶瓷总产值达516.2亿元,其中,文化创意陶瓷产值为112.6亿元。

博物馆中展示了以精制高纯、人工合成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设备烧制而成的新一代高技术陶瓷,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蜂窝陶瓷等,它们具有远胜传统陶瓷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技术也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更多机遇。今年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对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建立藏品信息管理数据库。博物馆一层大厅设有大型智能触摸屏和12块电子显示屏,详细展示了300件馆藏珍贵文物信息。屏幕上的文物可以进行360度旋转,就像把文物放在手上把玩,从不同角度欣赏。博物馆还将10个临时展览制作成AR线上展览,让更多人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观展。

“今年上半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线下接待观众8.7万余人次。而通过云直播、云展览、短视频等线上方式,综合观看量高达近1400万人次。”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彭国红说,希望借助数字技术,将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得更广。

一探究竟!德化“千年瓷都”的“魅力秘诀”是什么?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6月23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李宏图 许华森 林婉清 文/图 )德化瓷是泉州德化的一张“金名片”,从新石器时期就有烧瓷记载。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瓷器,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瓷的烧制技艺如今达到颠峰,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德化现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8年产值328.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世界陶瓷之都。

那么,德化瓷到底是怎样“出窑”的,德化的匠人们又在做什么?记者近日走进德化一探究竟。

体验制瓷过程 感受千年瓷都魅力

6月19日,夏日的午后,天气有些闷热难耐,记者走进德化县浔中镇城东工业区世尊陶瓷公司制胚车间,宽敞的空间被十多张案台填充着,一排敞亮落地窗前,十多位师傅坐在各自的操作台前,双手灵巧地在快速旋转的小转盘上搓出形状各异泥器皿。操作台的对面,依墙堆着一包一包“泥巴”,李实温告诉记者,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这些就是著名的德化白瓷的原料“瓷泥”。白瓷“拉坯”用的泥非常讲究,里面各种微量元素的配比直接影响着白瓷的质量。

李实温(右)取出一个瓷器成品,和至尊陶瓷公司负责人李明堂在细细查看。

今年51岁的李实温是德化桂阳乡洪田村人,从事陶瓷烧窑工作20年了,起初他在陶瓷厂从事倒坯、压坯等工作。后来他觉得烧窑工是个技术活,就转为陶瓷烧窑,从此也爱上了这份工作,在德化也算是“年轻”的老窑工了。

半年学会拉胚 五年学好修胚 陶瓷成型不容易

“揉泥”是制作瓷器的第一步。李实温用线切了一块事先和好的泥放在桌案上,像揉面一样揉了起来。记者看着“揉泥”似乎很“家常”,便也上手试了试,但是刚揉了一会儿,一旁的李实温摇了摇头,“泥不是这样揉的。”李实温告诉记者,揉泥“胡揉一气”,要匀速地向一个方向揉,把泥揉匀揉透,将里面的空气全都挤出来。

“如果没揉匀,器皿各个部位烧制后收缩程度就不一样;如果残留空气,烧制时瓷可能炸裂。”李实温告诉记者。

一小块瓷泥搓揉了半个小时,李实温使劲拉扯,又用拳头使劲砸了几下泥团,点点头说,“成了。”记者闻言,也学着李实温抓起泥团使劲拉扯,发现搓揉过的泥团更有韧性,手感更细腻绵润。

“现在可以‘做造型’了。”李实温告诉记者,现在做瓷器,瓷坯也有用机器或模具成型的,但比手工“拉坯”要抵好多个挡次。所以德化白瓷眼下还是以手“拉坯”居多。“从明始,我们德化瓷艺人就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李实温说起德化瓷如数家珍,神情很是得意。

“‘拉坯’就是将泥巴简单地做出想要的瓷器的形状。”李实温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开始操作。在旋转的工作台上,“拉坯”开始了。李实温给手上沾了水,让泥可以圆滑地成型,随后握住泥慢慢向上,及至顶端时用拇指扣住“圆泥柱”的中心,不一会儿一个碗状的“坯”就做好了。记者试了试,却总是在向上的时候让“圆泥柱”成了“比萨斜塔”。李实温告诉记者,双手的用力要均匀,才能不让泥倒向一边,可就是一句简单的“用力均匀”,李实温说道,“没有半年功夫绝对做不到。”

拉完坯后,湿漉漉的“坯”要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坯”全身均匀地晾至半干,才能进行下一步——“修坯”。因为是手工捏制,刚晾干的瓷坯显得没那么“精细”,为了让白瓷细节更漂亮,所以要进行“修坯”。同样是旋转的工作台,师傅们再用不同的刀具对青瓷的各个部位进行“修理”。

记者数了数,光是刀具的种类就是9种,长刀、短刀、弯面刀……各式各样,不同的刀具被用来应付不同的造型。修坯时,师傅也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哪怕只是喘个气这样细微的动作,都可能让刮蹭的厚度偏差那么一丁点,从而毁了整个瓷坯。李实温说,这样的气定神闲,练上五年左右才能初具功力。

听完李实温的介绍,记者观察发现,所有转盘都在顺时针旋转着。李实温告诉记者,因为揉泥时有固定的搓揉习惯,所以揉的泥放上了工作台,也要顺着搓揉时的方向操作。“经过千百次揉捏的泥是有自己的内里的纹路的,在拉坯和修坯时,我们可不能一不小心‘顶’着这些纹路捏型刀刮,不然刀顶在了纹路上,可能刮下整块的泥坯。”修好的坯经过简单的素烧,模具才算是真正成型。

李实温还介绍道:“我们的陶瓷在技法应用上,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开创了捏、塑、雕、刻、刮、削、接、贴的八字技法,沿用至今。在创作中,工匠充分利用瓷土的可塑性,装饰和刻划并用,将工艺美与材质美融为一体,注重器皿整体造型的同时,强调内心世界的刻划,静中有动,形神兼备,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窑烧12小时左右 温度高达1300多摄氏度

“更难的是烧制,陶瓷三分靠做,七分靠烧。烧制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气候的变化、炉内气压的大小每个因素哪怕有着细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窑烧出的瓷的质量。”

随后记者跟随李实温来到生产车间,推开大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温度比太阳光下还要高出许多。八个有大有小的窑炉分布车间内,大的有4立方米,小的也有2立方米大。李实温介绍,随着电、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出现,德化改变了以柴火、焦油烧窑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电、天然气窑。厂里两个大的天然气窑和六个小电窑都由他负责。

装窑看似简单,也很讲究,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技术。

开始装窑了,李实温拉开大号窑炉厚重的门,顿时让记者有种被架在火上炙烤的感觉,空气烫的让人无法呼吸。“虽然已经停火几个小时了,但现在的余温也有60度左右。”说着,李实温把大小不一的坯有序地往两块搁在轨道上的碳化硅板上摆放,摆满后,用8个支柱支撑在两块板子的4个角上,在上面又安放两块碳化硅板,就这样一层一层相叠。他说,叠方板子时要装得正,适当留有空隙,以便火焰通行,空隙也不能留得太大,免得既浪费空间,也浪费电或气。

李实温装好一窑,通过轨道把窑车推进窑膛后,已是满头大汗。

记者环顾四周,发现等待装窑的坯基本是各种形状的器皿。李实温介绍,公司今年接了大量器皿的订单。李实温告诉记者,德化陶瓷器皿类产品从功能方面分类,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说起来只有两大类,但目前统计已烧制出的品种多达数百万种。”

约两个多小时,李实温终于将层层叠叠的碳化硅板摆满了坯,然后缓缓推进窑膛。此时,汗水正顺着李实温的裤管往下滴。

“装电热井式窑更辛苦。弯下腰爬进去从底下开始摆坯,一层一层往上叠,直到装满。”李实温告诉记者,瓷器的烧成温度要1300多度,连续烧12小时左右。随着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车间温度非常高,最低也有50度,就是大冬天也穿不住衣服,整天像在桑拿房汗蒸。

传承老手艺 推动新老技术的融合

“德化瓷的所有步骤都一样吧。”记者问道。

“也不是,相比白瓷,德化的‘中国红’或‘帝王黄’以及‘冰裂等’有着更厚重的釉料。”一位正在给模具上釉的师傅介绍道:上釉前,要将釉料在水中充分搅拌均匀,随后将模具放入釉料中浸泡。而在拿起模具时,要把模具在油料中匀速旋转很久之后才慢慢提起。师傅说,只有这样,才能让釉料均匀地吸附在模具上,提起釉料也不容易轻易地从器壁上滑落。

与白瓷不同的是,其他瓷的釉料很厚,只是简单地一次浸釉达不到那种“厚重感”,所以之后还要在浸过的模具上一层层地“喷釉”,有些瓷甚至需要喷上七八次。有些瓷上刻上了花纹,而在这些细缝上釉料的处理更加小心,师傅们会用毛刷蘸着釉料小心翼翼地涂抹上去。

“而且这些瓷难度最高的是烧制,没有一份坚持,完全无法做到。”半路出家的李实温学了整整10年,才觉得自己算是出师了。

李实温在调控温度表。

记者凑近已经断电的空窑仔细观察发现,在窑炉外面,有一个温度显示器帮忙监控着里面的温度,下面有排气孔。李实温说,这是老手艺人烧窑留下的习惯,以前看窑里的温度,全凭自己的双眼看里面火焰的颜色,现在有电脑或数据帮忙。

为什么要细致观测窑里的温度呢?李实温告诉记者,陶瓷烧制时,瓷上的釉料在“流动”,如果温度低了,瓷器很可能没有烧“透”,温度如果高了,又可能让过多的釉料从模具上滴下来。

“刚开始做窑工,我也失败过很多次。”李实温坦诚道:“当时设备没这么先进,仅凭一定的经验,通过窑炉边的“照仔”孔安放“温锥”,观察测量温度变化。有一次没注意看“温锥”,时间超过了,温度过高,那一炉陶瓷产品要么釉面裂开,要么变形,基本成了废品。

提起往事,李实温觉得这反而是一份历练:做瓷,情绪便不能大喜大悲。如今,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李实温说:“和大师比,我还差得很远,在烧制的学习和工艺的研究中还需要做得更多。”

李实温对年轻人传承有些忧虑。德化瓷的烧制方式全面从传统窑变成了现在的“气窑”“电窑”,更环保、更方便、烧制温度更可控。“好的工艺不仅提升效能,还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品质,许多大师都学会了使用现代设备。老匠人会用新手艺,可是新匠人对于老手艺却所知甚少。现在有兴趣、肯钻研的年轻人很多,但是他们对老工艺并不熟悉,所以老人们有必要将老手艺教给他们,让他们把这些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李实温说。

如同其他老手艺,德化瓷也曾一度遇到传承、发展的难题。一味守古不创新,不重品牌保护,传承断代等情况也曾出现。但如今,德化瓷重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德化,不断地有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给德化瓷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活力。同时,老工匠们在德化瓷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创新,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德化瓷文化里,传承给下一代。

德化瓷烧制技艺绵延千年,经久不衰,其珍品藏于中外各大博物馆,对于研究、了解、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具有重要意义。在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过程中,德化窑炉对中外窑炉改革和窑业技术进步起过推动作用,尤其是它的烧成技术、窑炉结构、坯釉配方等,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不遗余力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垂范后人,成为竞相追求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