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时柱计算方法(生辰八字时柱计算方法详解)

牛奶煮萝莉 2023-09-18 05:23:31 网友上传

四柱八字教学:巧排日柱,巧排时柱

排日柱

日柱,即用农历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平闰年的不同缘故,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民间有些用八字推命的盲人则有简便的日诀推出日干支。

日柱,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为一天,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

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天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在预测中,尤其要注意校对这个交接时候出生的日子,许多人当晚生,但没有注意到已到了子时,应作为第二天出生计算。

还有另外一些外行者计时是以夜晚十二点来划分上一天和下一天,这样就把十一点至十二点之间出生的计在了上一天,这是不对的,而且这样的错误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根本上就不是该人的命运了。整个四柱的组合不同,平衡的结果也大相径庭,这就是为什么时间不准不予测算的原因。

原本预测是为了帮人把握命运,到自己顺利的方位去求生存、求发展、求平衡,若报的不准就无法对被测人负责任。

虽然一些技术水平高的能通过预测该人以前的情况以对号入座的办法反推出该人准确的生时,但毕竟是很费脑筋的事,弄不好还影响自己的声誉。

所以既要预测,就应提供准确的预测信息。好在现在出生的人都有准确的日时可对,对预测者来说不再存在预测信息是否准确的问题了。现在出生的人一般只计阳历,即新历,在万年历上可查得农历和农历该日干支。

早几年出的的万年历以十天为一旬,如初一为甲寅,十一是甲子,廿一是甲戌,若生在初四就要推甲寅、乙卯、丙辰至丁卯。

近些年查万年历,不但直接可查年干支,月干支,还包括日干支,可偷一些懒,但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进行预测,仍然需要掌握最基本的推算方法和口诀。

排时柱

时柱,是用农历干支来表示人出生的时辰,时柱的推算也是以六十甲子两两相偶配成的,其与“年上起月法”的区别是:天干甲己、乙庚、丙辛、壬丁、戊癸是与日干来定而非年干,地支以子时起点而非寅。

日上起时表

详见“日上起时表”:在上节中提到日与日的计算时间是以子时即23点来划分的。

一个时辰在农历计时中跨两个钟点,故一天共有十二个时辰:

子时(23点-凌晨1点前)丑时(1点-凌晨3点前)寅时(3点-凌晨5点前)卯时(5点-上午7点前)辰时(7点-上午9点前)巳时(9点-上午11点前)午时(11点-下午13点前)未时(13点-下午15点前)申时(15点-下午17点前)酉时(17点-下午19点前)戌时(19点-晚上21点前)亥时(21点-晚上23点前)

将“日上起时表”的查阅方法与钟点所在的时辰合起来就组成了时干。

其查阅办法是:每逢甲日己日为日干出生的人,如果出生在23点后和凌晨1点前即为子时所生,时干支为甲子时。

另有口诀和掌诀图可帮助增进记忆: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首,丙辛从戊起,相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如欲知己丑日推卯时的干支,根据“甲己还加甲”,可知己日从“甲日己日”上的“子时”起甲子。推的时候将左手大拇指点在子位上,读“甲子”,顺点至丑位,读“乙丑”,至寅位读“丙寅”,至丁位读“丁卯”。丁卯即是已丑日的时干支。

手掌上推时干支的口诀在记忆时可按: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时干顺序记用。其时辰子时的顺序为“甲子”、“丙子”、“庚子”、“戊子”、“壬子”,即天干中的阳干为序的,其余时辰可以子时为准顺推而知。

四柱八字算命:巧记六十甲子纳音心决

四柱八字教学:排月柱

教你快速八字排盘(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的秘诀

排年柱

排四柱是推命的第一步, 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时排出其四柱. 由于四柱是由八个干支组成, 因此也叫排八字. 下面分别说明年月日时其四柱排法.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农历的干支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1998年正月初三生, 由于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时53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 是建寅月的, 即每年正月为寅月, 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 从寅月开始, 到丑月结束.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的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月柱中每月的天干有所不同, 虽不像地支那样固定, 但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参看以下年上起月表.

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此表查法是, 凡甲年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 正月为丙寅, 二月为丁卯,余类推.如1998年为戊寅年, 三月是丙辰月. 2000年为庚辰年, 八月为丁酉月.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 也称为\"五虎遁\":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土,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口诀用法: 凡甲年己年, 一月天干为丙, 二月天干为丁, 压余类推.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日柱, 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 十二个时辰为一天, 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 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这一点请特别留意,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 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 即:

夜半者子也, 鸡鸣者丑也, 平旦者寅也, 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 隅中者巳也, 日中者午也, 日佚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 日入者酉也, 黄昏者戌也, 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 而天干却不同, 可查下面日上起时表: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另有以下口诀可帮助记忆, 也称\"五鼠遁\":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上表和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法类似. 如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 即辛卯时.

四柱里面的时柱的两种排法

接上文:「伯阳风水」易学四柱基础之如何排日柱

知道了日柱的干支,排时柱是很简单的事情:

方法一:

每一个时刻都是统一不变的对应地支的:

天干排法:

需要背诵:

日上起时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时柱的地支是永远不变的,但是天干需要根据日柱的天干来推,这个歌诀里面后半句都是子时以何天干来配,剩下的时间就是根据天干地支数往后推即可。

比如:甲己还加甲,即甲与己日,子时是以甲开始配的,如果某人出生在甲寅日,0:30,则可以配出生时柱为:甲子时。

方法二:

时干序=时间/2+日干序*2-1(取尾数)

时支序=时间/2+1(除不尽四舍五入)

例如,戊寅日6点

时干序=6/2+5*2-1=2(乙)

时支序=6/2+1=4(卯)

下期预告:四柱预测的操作流程

了解十二时辰、十二时辰简单记忆方法及求时柱干支

十二时辰

1、十二时辰制

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间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

2、十二时辰如何表示

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来表示:

子(鼠)时、丑(牛)时、寅(虎)时、卯(兔)时、

辰(龙)时、巳(蛇)时、午(马)时、未(羊)时、

申(猴)时、酉(鸡)时、戌(狗)时、亥(猪)时。

十二地支

3、十二时辰的具体时间及记忆方法

子时: 23点~ 1 点 (以下均为24小时制)

子时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子时有早子时和晚子时(亦或前后子时之分,叫法不一),0点前为早子时,0点后为晚子时,在一些 易 学 方面会用到。传闻古代有一些特殊功法要在这个时间段修炼,具体不详。在中医中,子时属于胆经当令,故尽量不要熬夜,对身体不好。

子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老鼠比较猖獗。(以下记忆方法仅供参考)

丑时:1 点~ 3 点

丑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牛该反刍啦(倒嚼)。

寅时:3 点~ 5 点

寅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段虎开始下山觅食。

卯时:5 点~ 7点

卯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兔子出来觅食了,兔子喜欢吃带露珠的草。

辰时:7 点~ 9 点

中医中辰时为胃经当令,这个时辰是吃早饭最好的时间,千万不要不吃早饭,故有人称这个时间段为人的时间。

辰时可以这样记忆,我们 “人” 吃早饭的时间。

巳时: 9 点~11 点

巳时可以这样记忆,在这个时间段阳光充足蛇会出来晒鳞。

午时:11 点~ 13点

午时可以这样记忆,小说中有“午 时 三 刻 行 刑”一说,古人认为此刻阳气最旺盛。(实则阳光最盛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时辰,而是巳时)

未时:13点~15 点

未时可以这样记忆,在这个时候羊出来吃草。

申时:15点 ~17 点

申时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间段猴子比较活跃。

酉时:17点 ~19 点

酉 时 可以这样记忆,这个时辰鸡归巢休息。

戌时:19 点~ 21 点

戌时可以这样记忆,安静的晚上总是听到狗叫声。

亥时:21 点~ 23 点

亥时可以这样记忆,此时辰猪已经睡了。

十二时辰时间对照表

求时柱干支

1、时柱的天干和地支

时柱的地支就是十二时辰

时柱的天干是根据日干而定的,下面就是上期提到的五鼠遁日起时口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 丙做初,

丙辛从 戊 起,丁壬 庚子 居,

戊癸 何方觅,壬 子是真途。

五鼠遁日起时简称五鼠遁,五鼠遁是从 “子”开始顺时针正序数。

十二时辰掌

凡是甲日或者已日,子时起甲子、丑时为乙丑、寅时为丙寅、卯时为丁卯

........................亥时为乙亥。

凡是乙日或者庚日,子时起丙子、丑时为丁丑、寅时为戊寅、卯时为己卯

.........................亥时为丁亥。

其他以此类推。

2、另一种方法(和上期五虎遁类似)

利用五行,时干 克 日干合化记忆。

如图:

时干 克 日干合化

例如:

出生农历:壬寅年 三月 廿七日 亥时(22时45分)

壬寅年

甲辰月

庚戌日

丁亥时

因为是庚戌日,故根据口诀(乙庚丙做初):子时起丙子、丑时为丁丑、寅时为戊寅、卯时为己卯,..........亥时为丁亥。所以庚日亥时,时柱为丁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