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5日生辰八字(2000属龙一生三劫)
弃妇的哀歌:两千多年来《诗经·氓》的故事一直在轮回丨周末读诗
很久以前结束的爱情:
有时你在街上遇见它
有时在梦里遇见它
当你在街上遇见时,它就像是梦
当你在梦里遇见时,它又像是街道
街道,一半房屋是空的
因为你不记得谁的脸
在窗户后面的黑暗里出现
《街道》(丹麦)亨利克·诺德布兰德
译者 李晖
撰文 | 三书
《氓》
一个始乱终弃的案例?
元 佚名《梅花仕女图》(局部)
《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爱情的种类纷繁,一开始就完结了的爱情最多。
然而,不可做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假设,爱情的魔力正在于从来不按常理,盲目而热情,无为而纯粹,令人情不自禁如生如死。爱情的船上,没有罗盘,没有船长,四面尽是汪洋,一天无名的星象。你若计划周密,精心算计,你便不在爱情的船上。
《氓》这首诗,在古代,对于某些人,也许至今仍有教育意义。也曾偶闻有人说,这首诗就是告诉你,怎样的婚姻才可以保障一个女子的幸福。惊讶之余,不禁暗笑,幸福是可以保障的吗?什么又叫“一个女子的幸福”?那首先也得看是怎样的女子吧。
已经后现代了,若论理性和逻辑,AI比我们做得好得多,但是,非理性以及莫名的冲动,也恰恰是我们作为人类最后的堡垒。我们读诗,不是为了寻求人生的正确答案,不是为了受教育,而是为了在他人的歌哭里体验自己,进而体验我们灵魂的一体。
两千多年以来,《氓》的故事一直在轮回,直到今天仍不过时。诗中的弃妇,也就是作为叙事者的女子,被丈夫抛弃,走投无路,且歌且哭,一面想他,一面怨他,不知如何是好。
清 俞明《仕女图》(局部)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从回忆开始,这一幕很美,像古装偶像剧的经典镜头。小伙子一脸憨厚,怀抱布匹,笑嘻嘻到市场上来买丝。布匹是当时通行的货币。这是女子的视角,回忆的视角,细品很有味道。他们并非初识,诗在发声之前,音乐已经开始一会儿了,“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由此可知,他们早就好上了。
作为三百首的编者,据说是孔子,这里有一个关键,即男子的身份:氓。自彼来此之民曰氓,即外地人。中国民间子女婚嫁最不喜外地人,原因很简:一则不知其家世底细,二则性情口音多有不同。所以故事开头便埋下伏笔,似乎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悲剧,只有这个热恋中的女子浑然不知。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接下来这几句,恋爱关系中谁主谁从,呈现得一清二楚。在“取妻如何,匪媒不得”的时代,氓没有良媒,他非但不愧疚,反而怒责女子愆期,而女子委曲求全地安慰他,且许诺秋以为期。较之不可靠的身份,氓的性情和人品更应存疑,他显然没有担当,又不明媒正娶,这样的人。然而她爱他,没办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他走后,她焦急地等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他回来了,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一听就是敷衍的话,但即便没有,相信她也会心甘情愿跟他走的。这是天真,是傻,但是可爱。
三四章以桑为喻,女子被抛弃后反思自己对他过于耽溺,以至于无法自拔,且天上地下没有一个说法。她回娘家,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又怎能懂她的爱情呢。《诗经·邶风·柏舟》中的弃妇也有同样遭遇,“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淇水汤汤,溅湿了车帷和她的衣裳。她边走边想,跟他过了三年穷日子,却落得如此下场,“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她没有错吗?他变心有错吗?我们可以发问,但无权评判,对错没有标准,答案在于本人,且无须作答。不过在那个时代,女子以夫为家,被弃之后无处可去,无居所,无耕地,恐怕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娘家,然后被父兄作为麻烦草草改嫁。
最后一章,“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其实才三年而已,就算三是虚数,他们离偕老还很远。至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并不是誓言不真,而是人会变,当初发誓的那个人,与如今违背的这个人,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
《柏舟》
忧伤如一件脏衣裳
林风眠《仕女》
《诗经·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如果把人生比作河流,心就是水上漂泛的一叶扁舟。河水流动,柏舟虽坚固,亦只能随波飘荡。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隐忧是全篇的诗眼。隐忧什么,诗人没说,诗中的“我”,无处诉说,隐忧之为隐忧,就是因为说不得,说了就成了怨妇。真正的写作者应该知道自己为什么写作,就是为了说出那些无法说出的话,不论以故事或以诗的方式。
她不是怨妇,她是刚烈的女子。她也想像男人那样,饮酒解忧,出门遨游,“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并非真的无酒,这是委婉的说法,无可奈何之辞。
二三章比喻很妙。第一个是镜子,“我心匪鉴”,即我的心不是一面镜子,没法把对方测度得清清楚楚,也没法什么都忍受。镜子是平静而冰冷的,她的心是热的,有感觉的,像河上的小船在动荡。
接着的两个比喻是石头和席子。“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的心不是一块石头,不可以被滚转;“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的心不是一张席子,不可以被翻卷。什么意思呢?石和席是近取譬,皆日常生活之物,但我的心不是这些东西,我的心是高贵的,不可亵渎。
她被困在各种关系里,“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关于这首诗为谁而做,汉宋学之争的焦点便在于“群小”。以《毛诗序》为代表的汉学认为,此为男子之诗,仁人不遇,因小人在侧;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宋学认为,此为妇人之诗,群小乃为众妾,后之学者多从朱说,但仍争论不休。究竟为谁而作,读者可以自己选择,也可兼以两个视角来读又有何不可。
她的隐忧,无可告诉,不能遨游,对于群小,也愠而受侮,种种处境交织成她的人生。但其实不是人生,困住她的乃是她的身份。任何身份都是对人的一种限制,越看重身份,就越被身份困住。
最后一章,穷苦困极,则未尝不呼天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日落月升,迭明迭微,这是常理,然而为何如此?“心之忧矣,如匪澣衣”,忧伤像一件脏衣裳,蒙在心上,这个比喻很现代,脏衣裳是暗沉的,没有光芒。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礼制重重的时代,别说奋飞,一个人就是稍微挪下位置,都会牵动五伦关系,使得相关的人不舒服,从而被指责为离经叛道。“奋飞”的愿望,就是她对自由的向往。
傅抱石《柳荫仕女》
奋飞,这个词听上去挺沉重,“奋”需要很大决心,而“飞”,简直就是不顾一切。像萧红所说的,“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
也不仅只有女性,其实所有人都被困在生活里,在某种程度上。夜里听到火车或轮船的汽笛,谁不曾想过离去?但我们只是给孩子盖了盖被子,或叹了口气,翻身接着睡,明天生活还要继续。
汉乐府《上邪》,辞义决绝,歌词尤美:“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指天盟誓,海枯石烂不变心,这样的爱情,向来被称颂,似乎女性就该忠贞如此,就该从一而终,但如今读来,感觉不是肃然起敬,却是凛然生恐。我想并不存在这样的爱情,相知更好,即使断绝关系,亦不害其相知。
这首乐府诗的歌词,若变调为现代版,歌词或应如是:
上邪!我今竟与君绝,相知业已衰。山无恙,江水流淌,冬雷不震,夏无雪,天地如常,你我各无恙。
撰文/三书
编辑/张进 李阳
校对/陈荻雁
江洋大盗心眼多,一把“左轮”闯天下,口出狂言:要劫,就劫皇杠
光绪年间,晚清政府已掩不住衰败的迹象了,各处治安混乱,到处都有杀人抢劫的响马强盗,防不胜防,有钱人也只能自己掏钱请护院保镖。
哪怕在清政府首都北京城中,也是鱼龙混杂,地痞流氓无数,官府也无力镇压,更助长了他们的气焰,出了很多闻名全国的江洋大盗。
其中,有一位康小八,就在北平天津一带闯出了偌大的名声,他心眼多,仗着一把左轮手枪闯天下,被抓后在慈禧面前口出狂言,最终成为中国最后一位被凌迟处死者。
他的故事,至今还在江湖上流传。
康小八
一把左轮洋枪横行霸道康小八,原本姓吴,祖籍天津,从小被过继到北京东皇庄的康家,就改姓了康。
在北京长大的他,从小就顽劣不堪,爱出风头,不爱读书种田,整天东游西荡,到处招惹是非。
他家中有三条驴子,平时也做点运货的活计谋个营生,但他不爱干这些辛苦活,喜欢在江湖上厮混,和一群地痞流氓们混在一起逞强斗狠。
他在北京这片地面上也有了点小小名头,江湖人称康小八,又有个外号叫吴秃子。
这时正值清朝光绪年间,官府的控制力已经很弱了,各地盗贼四起,兵荒马乱,在路上行走都可能随时被抢劫,甚至丢了性命。
有钱的人出远门时,往往都会雇上保镖,一路保护。
有个财主看中了他胆大手黑,就请他做自己的马夫兼保镖,护送他往来于北京与老家之间。
为保平安,财主还专门从日本买来一把左轮手枪,还有几百发子弹,交给康小八当武器。
有了手枪,康小八愈发猖狂起来,整日拿着手枪到处炫耀。
有明眼人看出不对,私下提醒财主,枪是你的,康小八拿着枪要是惹了麻烦,他全部家当就那三条驴,你可是有家有业的人,到时候怎么办?
财主这才醒过神来,找康小八想把枪要回来,但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次要枪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早就想把这枪据为己有的康小八,看出财主已经起了疑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财主跟他要枪时,不但没有答应,反而一枪就财主给杀了。
这下子,康小八彻底没了约束,他原本只是胆大心狠,但并不会什么武艺,现在手里有了这把左轮手枪,更是如鱼得水,气势汹汹。
他到处斗殴、敲诈、抢劫,在街面上越发不可一世,要是看谁不顺眼,他上去就是一枪。原本只是北京小混混的康小八,也成了康八爷。
有一次,他去剃头,剃头师傅和一位老顾客正在闲聊,两人说起康小八,大骂康小八“净胡来”、“将来不得好死”。
康小八不禁大怒,他忍住气,等理完发问道:你们认不认得康小八?
那两人不知大祸临头,随后答道:谁认识那个混账东西。
康小八马上狞笑着说:那今天就让你们认识认识。说完,他一把掏出手枪,就把剃头师傅和顾客两人给打死了。
康小八如此杀人如麻,在北京天津一带的老百姓,无不畏之如虎。
被抓后,在慈禧面前口出狂言都说走多了夜路也怕黑,康小八也是如此。
毕竟杀人作恶太多,他心里也发虚。
开始时,他召集了一群地痞流氓跟着他混,但后来他怕这些小弟里,有人对他下黑手,他就赶走了全部小弟,一个人单干。
晚上走夜路时,他尤其紧张,就怕身后有人跟着,总怀疑有人想要暗算他。
只要晚上有人在他后面走路比他快,走到他面前去了,他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枪把人打死。
这样,他手里的人命也就更多了,终于惊动了官府。
剧照
当时掌管北京治安的衙门,是九门提督的下属部门,共五房六司。
晚清官府力量衰弱,对民间治安,已经力不从心了,也由得康小八横行霸道了十几年。
但他滥杀平民,做事实在太过分了,惹得人怨了,官府也不得不想办法收拾他。
但这时官府的捕快们,有真本事的太少了,康小八手里又有把手枪,五房六司也找不出得力的人去缉捕他。
最终,还是官府出面,请动了当时的武林民宿,形意拳宗师尚云祥和马玉堂去捉他。
但康小八在北京天津一带神出鬼没,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行踪。
最后,还是有人想了个注意,找到康小八的杨姓表弟,让他告诉康小八说他的母亲生病了,骗他回了老家。
尚云祥、马玉堂马上带着人马,把康小八堵在了他老家东皇庄的屋子里。
康小八虽然作恶多端,但还讲几分江湖道义,他知道外面的两位武功惊人,自己不是对手,拿着手枪对付他们也坏了江湖规矩,就丢枪投降了。
被抓后,他被关在天牢里,等着秋后问斩。
他在江湖上原本都是恶名,但这次主动投降,没有伤到人命,有很多好事者传扬开来,反而赢来一些赞扬声。
看守天牢的狱卒,也没有为难他,给他好吃好喝,当时北京八大胡同里,有三个聪明的主动去天牢里陪他,给自己打广告。
这么一来,康小八的名气越发大了,竟被传为劫富济贫、义薄云天的草莽英雄,那八大胡同的三个也被称为“风尘三侠”。
还没等到处死,他的名字竟然传到宫里,有个小太监,正好听说了,就把他的故事添油加醋地说给了隆裕皇后听。
宫中寂寞,隆裕皇后又没什么见识,竟然信以为真,心想这大清天牢里,怎么关着秦叔宝、
尉迟恭这样的豪侠,杀了可惜了,就又跑去说给慈禧太后听。
隆裕皇后
慈禧太后听说天牢里竟然关着这么一个人物,也起了好奇心,就想着召见一下他,问问清楚再做定夺。
宫里下了命令,天牢自然不敢怠慢,又不能惊动太后来牢里,就被康小八押到了颐和园,给慈禧太后御审。
那天,宫里的妃子、格格、太监们,都掩不住好奇心,闻风出动,早早聚到颐和园,想见见这个大名鼎鼎的康小八。
可等他被押到众人面前,大家不禁都有些失望,原以为是个身高八尺,堂堂正正的大汉,但没想到康小八长得又黑又矮,其貌不扬。
慈禧见了也有几分失望,但人来都来了,总不能不问,就呵斥康小八,问他犯了什么罪。
可没想到的是,康小八抬起头了,嘿嘿一笑,眼睛在周围的妃嫔身上转来转去,大声说出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要劫,就劫“皇杠”,要奸,就奸皇妃!
说完,哈哈狂笑起来。
这话一出,宫中顿时乱成一团,众多皇妃们哪听过这种无理的言语,有人大哭大闹,有人吓得跑开,还有人竟昏了过去……
原来,康小八被抓后,自己觉得肯定没有活路了,听过些英雄故事的他,就琢磨着怎么出个名,也让后世都知道有他康八爷这号人物。
这次,慈禧召他进宫,他就借此机会,想闹个痛快,也算风光一回。
他说的话里,皇杆指的是清朝各地送往北京的政府财政收入,相当于是皇家的财产。
后世牵强附会,把康小八临死前吹的牛当成真事,说他劫了官府的镖银,但其实他单枪匹马,只有一把左轮手枪,没能耐干这大事。
至于奸皇妃,更是康小八过过嘴瘾,但能在宫中当着众人面前说这么胆大包天的话,康小八也算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听得此话,不用说慈禧更是大怒,下令把康小八凌迟处死。
中国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者康小八后世的名声这么大,跟他是中国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者,也有着很大的干系。
凌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酷刑,俗称千刀万剐。
凌迟的行刑者,把犯人绑起来,用刀把犯人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在割完身上的肉前,不能让犯人断气,这样能让犯人在死之前遭受最大的痛苦。
这种刑罚,是对挑战封建统治者的最大惩罚,有着复杂的要求和工序,据说熟练的刽子手,要严格按照规定,割满3600刀才能让犯人死去。
北京是明、清两代的都城,也是凌迟处死者最多的城市,刑场就放在北京的燕市,每次凌迟时,都在午时三刻,有众多老百姓旁观,这样也能起到震慑世人的作用。
此时已是清朝末年,法纪松弛,北京城里也好久没有凌迟处死的犯人了,而康小八并没有起兵造反,就被判凌迟,也可见慈禧对他的深恶痛绝。
康小八死后没多久,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缓和国内矛盾,为垂垂将死的清王朝争取民心,朝廷就下令废除了凌迟。
康小八就成了中国被凌迟处死的最后一人,后来几十年间,北京城里那些讲起凌迟惟妙惟肖的人,也都自称是这场凌迟的亲眼目击者。
但实际上,当时已有多年没有执行过凌迟之刑,官府也找不出有经验的刽子手,只能草草了事,到底割了几刀也不好说。
而且康小八行刑时,并不是在人最多的午时三刻,而是在凌晨,因为准备仓促,消息也没传出去多少,旁观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这场虎头蛇尾的行刑,既给康小八的人生,也给中国的凌迟之刑,都划上了句号。
康小八既然在北京闯下了这么大的名头,死的又那么有戏剧性,他死后倒真如他生前所愿,留下了很多传说。
比如老舍先生,就结合他的事迹为素材,写过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八太爷》。
京剧中,有一个篇目叫《东皇庄》,演的就是尚云祥、马玉堂捉拿康小八的故事。
而老北京到处都是评书先生,他们讲的都是些市井之间最感兴趣的传闻逸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捉拿康小八》、《康小八大闹北京城》都是评书艺人爱讲的段子。
直到解放后,围绕康小八还有段趣事。
1953年,北京民政局正在统计登记革命烈士名单,有个人找上门,要为他死去的爷爷登记革命烈士。
而他所说的爷爷,就是康小八,他自称他爷爷是为推翻封建王朝而壮烈牺牲。
民政局领导也乐了,说不就是鼎鼎大名的吴秃子吗,让他回去了。
最后,政府也没批准康小八的革命烈士称号,毕竟,康小八杀人抢劫,实在称不上反对封建这个头衔。
参考资料:《西太后御审康小八》,《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8年11月
《燕市剐刑》,《北京档案》,2000年第5期
千笔楼|这件事,“火”得有道理!
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
就在去年7月,贵州省黔东南州一个叫台盘村的偏仄小村庄里,超燃的“村BA”将全国人民的视线,久久聚焦在这里,并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
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这中间有没有因果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两部门的通知,源自于基层,顺应了,合乎着潮流。
2023年6月10日拍摄的贵州“村超”足球比赛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这不,继去年“村BA”大火之后,目前,在“村BA”起源地台江县的隔壁榕江县,又一个现象级的“村超”正在火爆进行。自5月13日开赛以来,20支参赛村足球队,每周上演激烈对抗,铆足了劲儿争抢7月底的决赛券。
贵州,一个西部欠发达的省份;台江和榕江,在贵州也算不上富裕县。为何这里的乡土体育,却能屡屡“破圈”,引领全国潮流?这里面,到底藏着怎么样的“密码”?又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差点以为是C罗射门呢”“女裁判快到镜头都跟不上”“民族服装秀太惊艳了”……网友们的尖叫惊叹、摩肩接踵的观众、锣鼓喧天的现场,好一幅四射的“村超”图景!
榕江,一个不足40万人的人口小县,却是体育大城。作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榕江具有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
曾经,在割掉谷桩的坝区稻田里,在泥沙混合的河边滩地上,甚至在凹凸不平的山脚荒野,都能看到群众追逐足球的身影。2000年前后,多个村寨尝试举办村级足球比赛, “村超”由此显露动人模样。
2023年6月9日,人们观看贵州“村超”足球比赛。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如今,榕江已有30多支民间足球队,登记队员1000余人,种菜的、卖鱼的、教书的、办企业的,披上战袍,都是球员,都被网友“打call”。随便走进一个村寨,都能感受到村民支持球队的热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已是村民们的共识。
热爱体育,乃人之天性。全民健身,是乡村振兴的必答题;健康中国,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当曾经贫困的人们,不再为生计而忧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就像春天的嫩芽,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在春风中破土绽放。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为热爱而奔跑,在参与中快乐,做更好的自己,实现更美好人生,这,不就是体育的魅力吗?不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吗?
政府因势利导
不管是“村BA”,还是“村超”,之所以能火遍全国,除了群众的体育基础和运动热情之外,也与当地政府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密不可分。
借鉴台江县“村BA”的办赛经验,榕江县“村超”也坚持开放办赛:不收门票,不拉赞助,村民自己当办赛主体,与当地相关组织携手,分工协作。
视频加载中...
这种做法,既化解了政府组织办赛的经济压力,又实现了赛事的开放性和公益性的双赢。
再比如,为了给办赛提供和美顺畅的环境,政府要求商家不乱收费,确保物价稳定和住宿安全。交管部门细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强交通疏导,为赛事活动保驾护航。
还有,相关部门向全县群众发出倡议,提醒大家维护“村超”品牌,用心用情接待游客,及时跟进相关诉求,做友爱市民,打造和谐幸福榕江。
把石灰线圈出来的河滩足球、院坝足球,办成火爆全国的绿茵场上的“村超”,尊重群众创造精神,把群众所爱、所想摆在首位,把群众心里乐呵的事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这是不是“村超”的“成功密码”呢?
以“文”育“体” 以“体”兴“旅”
看“村超”,不光是看踢球,许多人专门等着看中场休息时的“民族服装T台秀”。
你看,那些身着民族盛装,手拿锄头翩翩起舞、画上美丽妆容走T台的姑娘小伙,是不是一点也不逊色于绿茵场上的球员?
2023年6月9日,榕江县的“村超”足球比赛现场,少数民族村民为球队助威。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乡亲们带着的杨梅、西瓜、黄牛肉、小香鸡,就是犒劳球员们的“金靴奖”“金杯奖”。喧天的锣鼓、悠扬的芦笙,难道不比“呜呜祖拉”更悦耳?
这些只属于“村超”的特色场景,是“村超”天然的组成部分。立足于本地文化,以“文”育“体”,让“村超”充满乡土味、乡情味、乡愁味,这恐怕是“村超”独具魅力的地方。
有人文特色赋能加持,“村超”的成色才如此之足,榕江的形象才如此之立体。“村BA”和“村超”,就是台江县和榕江县各自最好的名片。
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从5月中旬开踢,到7月底决赛,“村超”举行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正是贵州的瓜果上市期、旅游旺销季。
有消息说,“村超”以来,省内外的观众人数不断增长,仅6月初的一场比赛,就吸引了近5万观众。这也带火了赛场周边“夜经济”聚集街。球场周边卖西瓜的村民熊竹青说,仅村民摆设的摊点就有两三百个,她最多的一个晚上,卖出了三四千元的西瓜。
你说,这还仅仅是一场乡村足球比赛吗?标准的文化搭台、体育唱戏、旅游创收啊!聪明的榕江人,把足球玩出了新高度。难怪有人说,高手,在“村超”!当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时候,人文经济就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回归体育本质
“村超”的火热,感动了网友,温暖着当地,传播至全国,影响到海外。
榕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在又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摆脱贫困后的榕江,一直在探索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村超”的火爆,是榕江这种探索的一次成功实践。
据说,榕江县计划在“村超”结束后,向全国多地民间足球队发出邀请,以举办全国邀请赛,共享“村超”成果经验。
当我们不再只焦虑于金牌的多少,而把目光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民健身、健康中国,这既是体育本质的回归,也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应有之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年来,乡村体育赛事在多地大放异彩,浙江诸暨篮球联赛、江西永新县门球比赛、四川天全县农民趣味运动会,都受到群众热烈追捧。
相信,“村BA”“村超”的火爆,将会带动更多乡村体育活动红火出圈,会有更多乡村凭借特色文化助力全面振兴,那是我们的期盼,更是体育的梦想。
策划:李俊
监制:常爱玲、齐慧杰、周宁、令伟家
终审:于卫亚、徐蕊、张越、杨侠
文字:王朝、李代祥、刘雅萱、罗羽
漫画:潘红宇
编辑:缪异星、李依伦、张铎、李瑜、伍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